您好~欢迎光临石岸(北京)食品安全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的位置:主页帮助文档

<<返回首页

评论 | 防治“饿了么”假整改,必须真监管!
来源: 未知作者: 石岸即食安发布时间: 2016-04-08 16:51 次浏览
​ 老板娘用牙咬开火腿肠放到炒饭中,厨师将手指伸进锅里沾汤汁尝味道,员工协助黑作坊入驻平台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后,日前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连续发声,并推出一系列整改措施。

http://mmbiz.qpic.cn/mmbiz/icMbOxib5ibkOvfibhz79cfndXic8aKXYnzm9rymWbjOBImFwcOic2qCDQicsRjtRJfQC8d5UEZQSAXCAYyuia9Tulrj7w/0

老板娘用牙咬开火腿肠放到炒饭中,厨师将手指伸进锅里沾汤汁尝味道,员工协助黑作坊入驻平台……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后,日前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连续发声,并推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如今半个月过去,“饿了么”果真改了么?近日,北京晨报记者多路暗访发现,涉嫌无照经营、登记地址虚假、盗用后厨照片等行为仍大量存在于“饿了么”平台。(3月28日 《北京晨报》)

 

应当承认的是,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后,对“饿了么”等网络订餐服务行业确实是一个沉痛的打击。然而,“饿了么”此番“整改过场秀”只会越来越令消费者不悦和担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业推出APP,将传统服务业与电子商务挂钩,实现“互联网+”的融合。目前餐饮类触网的势头迅猛,其中尤以快餐外卖为主。第三方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订单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成交额超过120亿元,其中市场占有率前四的订餐平台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九成。以热门订餐平台“饿了么”为例,目前已覆盖300多个城市,用户超4000万,加盟餐厅近50万家。

 

诚然,网络订餐平台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满足了消费者的餐饮需求,也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目前线下推广、抢占市场成为许多网络订餐平台的发展要务。然而,覆盖餐厅、地区快速增长的背后,多是“只推不管”,只管一味增添平台餐厅数量而没有做到认真审查准入资格,严格自身的准入标准,落实实名登记和场所检查工作。尽管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除了应当对网上餐厅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外,还应当审查其餐饮服务许可证。

 

可是,在法律实施近半年,行业乱象并未消除,部分网络平台基于“抢地盘”的考虑,置法律规定于不顾,未能依法严格审查商家资质,甚至在明知商家未取得许可证的情况下,依然违规与其签约,开通网络订餐服务。无证餐厅公然在网上叫卖,即是把网络平台当成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市场”,网络平台提供者也把自己当成了“自由市场”规则的制定者,要不要谁加入,要不要管理,完全由自己自由决定。网上餐厅的这种现状,表明其食品安全隐患相当突出,网络平台岂可置身事外!如此一来,流量为王、利润至上,食品安全保障沦为“空谈”。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消费监督没起到主体作用,从而导致黑窝点餐馆在网络上肆虐和横行;另一方面则是行政监督的作为不够,未能起到必要的惩戒与促进效力。作为监督的最后一道环节,手握执法权的行政机构完全可以依照法规的规定,对第三方责任平台未依法履行审查的行为,处以行政罚款或责令其停业等,最高可吊销平台许可证。除了行政处罚外,平台还需与网上餐厅在民事责任方面承担连带责任,赔偿消费者所受到的损害。唯有让其为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才能让其因为忌于风险而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上餐厅更非“舌尖安全”的法外之地。网上订餐只是快餐外卖经营模式的进化,终究还是为消费者服务,网络化并不代表完全虚拟,可以游离于监管之外,依然要受到现实法律的制约。首先,平台既然接纳了网上餐厅,就得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监督其依法经营,对网上餐厅的违法经营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监管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还必须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这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只有网络平台提供者依法履行好义务,不把平台当“自由市场”,无证餐厅就不可能有到网上叫卖的机会,外卖食品质量存在隐患的商家也同样无法在平台生存下去,网上餐厅食品安全就有了更多保障。

 

其次,相关部门不能因订餐平台在网上就对其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相反,在鼓励行业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督促网络平台规范管理商家,明确安全责任,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为重,莫让无证、无店的黑窝点毁了行业信誉。去年10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查处了多家在网络平台售卖食品的非法营业商家,并对“饿了么”“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口碑外卖”进行立案调查,若此行动能一以贯之并成为常态,那么网上订餐黑窝点才会失去生存的空间。同时,建立平台餐饮企业“黑名单”制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送餐企业立即清除出局,终身禁入。

 


消息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